地推吧首页 > 媒体报道 > 正文

【新浪】挑战地推潜规则:地推吧靠大数据和人脸识别融资千万

媒体报道 2015-12-09 13:26:05

地推行业被人诟病已久:又low又恶俗的推广方式,鱼龙混杂的推广团队,渠道商越来越离谱的报价,服务商刷来刷去的假数据,某些大公司甚至直接二话不说刀兵相见…
1。信息不对称,2。效率极端低下。满足这俩标准的行业,貌似都被互联网的力量一条龙通吃了。那么地推行业本身呢?
看看这家地推O2O公司令人瞠目结舌的数据吧:地推吧,UC浏览器高级产品经理在今年9月份成立
3个月扩张20个城市,吞并200个地推团队,所到之处市场占有率突破50%,中国移动,顺丰速递,借贷宝,中国电信…等等大小客户一本通吃…
3个月完成3轮融资,Pre-A融资1000万…
华夏租车是他们最早期的客户
Are you kidding me?
地推行业的互联网化改造,好像真的找到了方法。
‘把用户的痛点变成G点’
张斌,中山大学暂时非著名校友,大学时就开始当CEO------给同学们送牛奶…但是后来感觉好像没有那么赚钱的样子,于是半道撸袖子,又开始创业做电商导购:通过给用户返利,来诱导用户分享商品到社交网站。
逻辑很简单,功能很强大嘛,社交网站再给引个流啥的,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。
但是,显而易见的是,他们的产品触犯了社交产品不介入电商的天条,所以很快,名正言顺地就死掉了。5个初期创始人,因为股份的问题争来争去,最后剩下了俩…但是留下来的这个合伙人最后成为了他一生的好基友(怎么感觉好熟悉的剧情。。)。
但是公司没钱了啊,咋办?最后他们决定,还是先怂一波,然后张斌去了UC,合伙人去了YY。大家决定继续历练,再寻找合适的机会。
到了UC,老板一拍脑袋:我都做这么大了,是不是也可以搞个生态玩一玩?一声令下,于是UC有一段时间仿佛吃成了一个大胖子:所谓的生态,就是往浏览器里面塞各种各样的插件……
但是胖子怎么走得远呢?哦呵呵,半年之后,项目被砍掉。UC返璞归真,张斌天才地找来了快播合作,开发出两个把痛点变成G点的功能:看片模式和看图模式(你懂的)…于是UC进入了上市之后的新一段狂奔发展期,你说如此洞悉人性的人创业,怎么会不成功呢?
非常标准化和流程化的执行服务
2014年,他离职再次开始创业,原因是他觉得商业wifi的环境已经成熟,“再上征程,今也其时也”,他就跑到华南的很多城市,去给各个商店装路由器,在这个项目的过程中,他偶然发现了地推行业所蕴藏着的巨大机会,信息不对称,效率低下,这不是天然适合互联网改造吗?于是一个电话,拉来了之前自己千辛万苦找到的那个程序员来做CTO,开干了。
‘我就是最强的中介’
地推行业基本一直处在无序扩张和野蛮发展的状态,众多的企业(互联网和非互联网),在有地推需求的时候,基本上都会选择自己确定方案,自己组织物料,但是,企业并不清楚自己的方案是不是合适,找到合适的方案需要很高的试错成本,这种试错,能不试,咱还是不要试的好。
毕竟能从阿里巴巴B2B部门挖人的公司实在太少了。而且物料成本由于自己定制的量太小,几乎完全没啥议价能力啊,想联系到校园,写字楼,商场等等渠道更是求爷爷告奶奶发朋友圈,更不要说把这种联系维持和稳固下来了。
传统的推广和营销公司,往往立足于城市本地,要价奇高,规则完全不透明,一副爱做不做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子。万一你有幸融过了A轮,开始有了超过两个城市的推广需求,那可麻烦了,因为这两个城市的传统地推公司所有的做法模式规则都不一样。就算市场总监立下军令状,咱强龙也压不过地头蛇么不是?
‘大数据+人脸识别,严防作弊和刷单’
毕竟是互联网公司嘛,咱们办事情可不能太捞。
地推吧迅速扩张的模式,简单点解释,就是一句话:对于客户来说,地推吧拥有最多的地推团队,对于地推团队来说,地推吧拥有最多的客户资源。
再加半句,这两方面的海量数据最终汇聚成了他们的杀手锏:模拟用户行为,防作弊和刷单的大数据分析系统
那个很令人不齿的名字。。。借贷宝
为了进一步保真数据,他们竟然还有人脸识别系统,自己革自己的命,保证每一个用户都是精准的,你可以模仿手机,模仿ID,你现在还模仿不了人脸吧?
再加上一套由大数据支撑的分析系统,他们比企 业主还关心数据的真假,因为这样直接会影响地推团队在平台上的排名评价,这可是他们的命根子。。
今年9月 份公司注册,3个月的时间,已经吞并了广东、广西、江西 200 多家地推团队,所到之处横扫了市场:市场占有率已达50%。对于一家刚刚建立的公司来说,他们已经有一长串令人瞠目结舌的客户名单:中国移动,顺丰速递,借贷宝,中国电信…
我要推广 我是渠道 地推吧